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9年第8期
编号:13389007
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创面和骨折愈合速度的影响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9年3月1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9年第8期
     1.2 方法

    1.2.1 手术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后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。患者取俯卧位,患肢绑气囊止血带。于腓骨后缘与跟腱外侧缘做纵向切口,切口长约10 cm,切开皮肤、皮下组织,适当剥离显露后踝,将后踝骨折复位,直视下检查胫骨后侧关节面,骨块复位后采用1~2枚拉力螺钉固定即可。外踝骨折复位后,将合适长度的解剖型钢板置于骨折处,采用1~2枚克氏针对钢板进行固定。关节复位后干骺端骨缺损行植骨修复。内踝骨折复位后在克氏针引导下用2枚空心螺钉固定。C臂机透视确认骨折复位好,关节面恢复平整岗位固定物未进入关节,活动踝关节确认固定稳定。切口置负压引流管1根,关闭切口。

    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入路治疗方案。患者取俯卧位,患肢绑气囊止血带,分别取标准外侧切口、侧弧形切口和踝关节前侧小切口,充分暴露骨折部位。在C臂机的引导下进行手法复位,对关节面用1.2 mm克氏针临时固定,根据损伤情况选用合适的钢板进行固定。C臂机透视确认骨折复位好,关节面恢复平整岗位固定物未进入关节,活动踝关节确认固定稳定。切口置负压引流管1根,关闭切口。

    1.2.2 术后处理 术后24 h内静点头孢唑林钠2.0 g预防感染。术后鼓励患者进行足趾关节主动活动,同时以短石膏托将踝关节固定在外翻中立位3~4周;4周后进行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;术后6周扶双拐进行部分负重行走,逐渐增加负重;骨折愈合后可进行完全负重。术后第2天复查踝关节正侧位片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614 字符